相关栏目
院系热点

覃守达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1日 字体大小:

个人基本信息

姓名:覃守达  

性别:男

职称:教授        

专业:美学

研究方向:岭南文化审美人类学研究

最高学历学位:研究生/博士

受教育背景

2019年9月--2023年6月 浙江大学(美学)(博士)

2000年9月—2003年6月 广西师范大学(文艺学) (硕士)

1992年9月—1996年6月 广西民族学院(壮语言文学) (本科)

工作经历  

2023年11月-至今 广州理工学院(人文教育学院)

2017年11月-2018年10月 广西外国语学院(文学院)

2016年5月-2017年10月 广西南宁市龙翔荆楚高级中学(高中语文教研室)

2003年7月-2016年3月 广西教育学院(中文系、图书馆)

1996年7月-2000年8月 广西宁明县中学(高中语文教研室)

讲授主要课程

《文学概论》;《美学原理》;《审美人类学》;《西方文论》;《文艺心理学》;《中国民俗文化》;《中国文化概论》;《岭南民族民间艺术鉴赏》等

教学科研课题  

(1) 主持2023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基金项目“广西歌圩审美认同机制研究”(批准号:23FZX004),在研;

(2)参与202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美学话语体系的历史演变和范式转换研究(编号:22JZD005)”,在研,已出版阶段性成果——学术专著《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当代阐释与性别审美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23年。

(3)主持2021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基金重点招标课题“广西歌圩审美认同机制研究”,已结项;

(4)主持2021浙江大学“浙·时”梦想基金资助项目“广西歌圩审美认同机制研究”,已结项;

(5) 主持2020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的“广西壮族传统美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 20FZX003,已结项;

(6)2018—2022年,作为申请人(立项后作为第二负责人)负责2018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广西少数民族民间宗教信仰美学研究” (项目编号: 18BZX002)的立项和田野调查,已结项;

(7)参与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岭南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管理制度在民族地区基层民主建设中的功能研究”(项目编号:15XSH026),负责实地调研岭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文化,发表阶段性成果《布努瑶传统文化治理模式及其审美功效》等论文,已结项;

(8)参与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多民族道德生活史研究”之子课题“壮族道德生活史研究”,负责壮族道德生活史资料收集和田野调查,已结项;

(9)参与2012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立项研究课题“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少数民族道德教育研究”(2012—1014),已结项;

(10)参与并设计和落实广西桂学研究会首批重点科研项目“广西少数民族民间宗教舞蹈美学研究” (2011—2013),已结项;

(11)参与2007年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地域文化的现代变迁——壮族乜洛甲神话与信仰研究”(2007—2009),已结项。

(12)主持2010年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团体心理辅导理论、技术在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与推广实验研究”〈批准文号:学会[2006]9号-09200440A-019〉之子课题“中小学美育与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已结项。

(13)主持2005年广西教育学院院级科研项目“审美人类学原理研究”(2005—2007),已结项。

(14)主持2005年广西教育学院中文系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审美人类学精品课程研究与建设”(2005—2007),已结项。

(15)主持2009年广西教育学院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当代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鉴赏课程教材建设实践与研究”(2005—2007),已结项。

(16)主持2011年广西教育学院科研项目“环大明山龙母文化审美人类学研究”(2011—2013),已结项。

所获奖励            

(1)审美幻象作为中介——谈谈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所提出的美学问题,《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6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独著),获广西教育学院2002—2003年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2)黑衣壮神话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专著),获广西教育学院 2004—2005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3)审美人类学概论,广西民族出版社,2007,(专著),获广西教育学院 2006—2007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4)论黑衣壮母性神崇拜机制及其审美文化内蕴,《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核心期刊),(独著)。获广西教育学院2008—2009年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5)从民族教育看广西民族团结与发展,获得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征文比赛四等奖。

(6)当代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鉴赏课程教材建设实践与研究,2012年9月获得广西教育学院教学成果三等奖。

(7)试论广西少数民族民间宗教舞蹈传承与发展对策,2015年9月获得“一带一路”视野下广西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宜州)研讨会征文三等奖。

(8)从民族生态审美学看巴马特色文化旅游,2018年1月获得广西传统文化(巴马)研讨会征文三等奖。

科研成果            

专著:

(1)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当代阐释与性别审美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23年。

(2)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美学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22年。

(3)审美人类学概论,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7年。

(4)黑衣壮神话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教材:

(1)艺术概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10月。(副主编)

(2)美学原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参编)

主要论文:

(1)气氛审美认同初探——以广西传统歌圩为例,《文化中国学刊》2023年第3期。(国际学术期刊)

(2)弄文屯壮族“尚黑”文化及其审美认同机制探析,《流行色》2022年第7期。(特色学术期刊)

(3)中国式悲剧及其主体探析,《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0年第1期。(CSSCI核心期刊)

(4)身体审美幻象理论建构初探——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新思考,《中国美学研究》2020年第2期。

(5)布努瑶传统文化治理模式及其审美功效,《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AMI核心期刊)

(6)审美人类学方法在《民间文学》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大学教育》2020年第5期。(AMI核心期刊)

(7)《一九四二》主要人物略论,《芒种》2013年第4期。(中文核心期刊)

(8)中国少数民族道德生活与民族认同,《伦理学研究》2013第2期。(中文核心期刊、CSSCI核心期刊)

(9)保尔·德曼文学理论批评的美学解析,《语文建设》2013第1期。(中文核心期刊)

(10)关于广西少数民族民间宗教舞蹈美学研究的一些思考,《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第5期。

(11)壮族蛙舞审美人类学考析,《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第3期。

(12)试论人类的审美需要,《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第5期。

(13)审美人类学研究方法论初探,《柳州师专学报》2011年第1期。

(14)高校民间艺术鉴赏课程教材建设研究初探,《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15)审美人类学神话机制研究方法论——以黑衣壮为例,《柳州师专学报》2009年第5期。

(16)广西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美育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研究初探,《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17)黑衣壮神灵崇拜考析,《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18)试论壮族乜洛甲崇拜和花婆崇拜,《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7期。

(19)论黑衣壮母性神崇拜机制及其审美文化内蕴,《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中文核心期刊)

(20)黑衣壮的审美人类学初探,《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21)黑神话语机制及其山歌艺术,《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22)审美幻象作为中介——谈谈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所提出的美学问题,《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2第6辑。(CSSCI核心期刊)

(23)从《巴黎手稿》和《神圣家族》看马克思的审美批评,《东方研究》2002年第1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