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院系热点

    邂逅设计思维,畅谈人生设计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0日 字体大小:

    10月9日下午,人文与教育学院特邀吴晓义教授为小学教育22级学生开展《设计思维与人生设计》专题讲座。讲座围绕人生设计与设计思维的深度融合展开,内容丰富、案例鲜活,为在场学子带来了一场关于自我认知与未来规划的思想盛宴。

     讲座现场(一)

    讲座伊始,吴晓义教授以自身人生经历为切入点,通过对个人成长轨迹中关键节点的回顾,引出“观点因经历而形成”的核心结论。他表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独特的“设计作品”,而经历则是塑造设计理念的核心素材,引发了学生们对自身成长经历的思考与共鸣。

    随后,讲座进入核心环节,吴晓义教授从“初识人生设计”“邂逅设计思维”“基于设计思维的人生设计”三个维度逐层深入。在“邂逅设计思维”部分,他重点解读了Design Thinking的“5stage process”模型:Emphthises(共情)忘掉初心,换位思考,接受现实,从现实出发;Define(定义)需明确人生目标与核心问题;Ideate(构思)畅想人生的多种可能性,要回自己的人生选择权;Prototype(原型)对话和体验职业原型;Test(测试)则是通过实践检验并优化方案,及时反思与调整。五个阶段环环相扣,为学生提供了系统化的人生设计方法论。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吴晓义教授推荐了《顺势而为》《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等书籍,并结合当下网络热点“ I人和E人”,延伸至职场人格MBTI分析。他指出,无论是内向还是外向性格,每种人格都有其独特优势,人生设计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自我、发挥自身特质,而非盲目模仿他人。这一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现场互动氛围热烈,学生们积极分享自己的人格类型与成长困惑。

    讲座现场(二)

    讲座尾声,吴晓义教授寄语学生:“人生设计不是一次性的规划,而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希望大家以设计思维为工具,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打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此次讲座不仅让小学教育22级学生掌握了人生设计的科学方法,更激发了他们对未来职业与人生发展的规划意识,为其成长道路注入了新的动力。

    稿件来源:人文与教育学院

    撰稿:张丽娜

    图片:张丽娜

    初审:郭航

    复审:代婵

    终审:陈武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