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21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美学话语的历史演进及范式转型研究”(22JZD005)课题组,联合中华美学学会马克思主义美学分会、浙江大学哲学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举办主题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关键词研究的学术规范与范式更新暨马克思主义美学分会年会”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该会议由中华美学学会马克思主义美学分会、浙江大学哲学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协办,围绕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关键词的学术规范与研究范式的更新,会议主题分别为:1.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关键词的学术规范及研究方法;2.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神经美学、世界美学;3.现代悲剧美学与新时代中国电影的美学风格;4.《黑神话 ·悟空》的美学特征;5.审美意识形态的复杂性与二重性;6.当代艺术中的真理性以及现实主义的当代形态;7.“人民史诗”的当代艺术呈现及美学原则。国内外专家学者及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近200人参加本次会议。
与会人员合影
开幕式由中国美学学会马克思主义美学分会会长王杰教授主持,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国际哲学人文理事会秘书长熊秉真及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会长金永兵发表大会致辞。国际马克思主义美学知名学者Tony Bennett教授、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Alexander V. Petrov教授、浙江科技大学修辞与几何逻辑学教授 Thomas Steinbuch、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Andreas Günter Weis等外国专家学者,均在主会场进行学术汇报。除了主会场设马克思主义美学关键词论坛之外,本次会议设置了四个分会场即四个平行论坛:1.神经美学与数字时代;2.人民文艺与审美传播;3.艺术理论与当代艺术;4.现代悲剧与马克思主义美学。
主会场
学校人文与教育学院覃守达教授应邀参加本次会议,并在第一个分论坛“神经美学与数字时代”上发言,发言题目为:从精神分析视角看马克思《巴黎手稿》中的“身体审美欲望表达”,首先论述了马克思《巴黎手稿》提出了“身体”概念,其次论述了马克思《巴黎手稿》有关人的“身体审美欲望表达”的内涵、精神分析学理依据以及神话仪式与人的“身体审美欲望表达”的关系,得到了主持人和与会者高度赞同与评价,认为这是国际学术前沿——神经美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相互关联的可贵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覃守达教授(正面左二)参与本次会议专设的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美学家研究丛书作者会
稿件来源:人文与教育学院
撰稿:覃守达
图片:覃守达
初审:郭航
复审:代婵
终审:陈武耕
广州理工学院 人文与教育学院 地址:7号综合楼419、424、427
电话:020-87478447 020-8747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