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学校白云校区7-418展开了新一期的“广理大讲堂”系列的讲座。人文与教育学院特邀高树海教授为师生带来一场主题为“汉代庄学接受者的八种类型及其特点”“当理想撞上现实——看古人如何用庄子给自己松绑”的专题讲座,现场吸引了众多师生的主动参与,学术氛围浓厚。讲座由刘芷玮老师主持。
什么是庄学?什么是庄学接受者?如何以庄学为着眼点,运用西方接受理论,并从接受者的视角来论述文学思想等领域中庄学接受的过程与演变轨迹。八种类型的第一种:汉初接受者:挫败型与放浪型,如贾谊《鵩鸟赋》慰藉受伤的心灵,排解挫折,《鵩鸟赋》表现出明显的庄学接受痕迹。在庄学接受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仕途上遭遇坎坷的文人士子,贾谊开“挫败型”接受者之先河。第二种放浪型接受者东方朔,行为放浪,玩世不恭,避世金马门。东方朔开庄学接受史上“放浪型”接受者的先河,成为魏晋“朝隐”士风兴起的远源。两汉交替之际接受者:乐道型、清高型与融合型。第三种如扬雄《解嘲》,表达的是典型的道家人生观,是乐道型庄学接受者,第四种清高型接受者班嗣,其《报桓潭》是一篇借故泄愤的文字。抨击世教中人,向世人表明自己的庄学人生态度,愤世妒俗。
讲座现场(一)
第五种融合型接受者冯衍《显志赋》“自伤不遭”“蔑弃荣位”,接受庄子的处事主张。第六种游世型接受者郭泰徐稚崔寔范冉等,疏离政权,游于世而不僻。第七种刺世型接受者赵壹、樊英等,樊英的名士风采,有庄周的韵味。 彻底否定现实政治, 如赵壹《刺世疾邪赋》。第八种全面型接受者张衡, 张衡作品中接受庄学最明显的首推《髑髅赋》。这篇赋作不仅在思想上全部承之于庄学,而且在构思、情节与文辞上也模仿《庄子·至乐篇》“庄子见空髑髅”的寓言。庄子哲学喜欢探索死亡的奥秘。张衡对庄子哲学文学技巧进行了全方位接受,是全面型接受者的典型代表。开启了庄学文学技巧接受的新征途。所有的接受者都是相当实用的目的在应用庄学。八种接受者类型几乎涵盖了庄学接受者的全部类型。
高教授制作表格将八种接受者类型进行生活化类比,成功吸引现场观众的眼球,透过现代模拟的特征梗,引起讨论和关注。张银霏老师点评时说:高教授说的八种类型的这些人我也都熟悉,他的思维表现在那两个表格,是年轻人才能做出来的表格,非常佩服高教授将汉代庄学应用于现代生活场景模拟思维,相当有梗!现场学生提问:庄子是无政府主义先驱吗?从学术角度分析可以把赵壹当成无政府主义先驱吗?高教授说:首先庄子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无为就是彻底的无为。其次杨朱思想中的为我是先驱,庄子的思想中有杨朱的思想。学生又问:不生育是消灭痛苦的路径吗?高教授答:现代人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许多人四十岁了不结婚,他说:结婚生子会影响我的生活水平,所以我不乐意!干脆就不结婚了!这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常见,我国也应重视这个问题。
现场气氛活跃,讲座结束后,人文与教育学院陈南先院长组织现场的教师和学生与高树海教授合影留念。
讲座现场(二)
稿件来源:人文与教育学院
撰稿:刘芷玮
图片:刘芷玮
初审:郭航
复审:代婵
终审:陈武耕
广州理工学院 人文与教育学院 地址:7号综合楼419、424、427
电话:020-87478447 020-8747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