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砖一瓦皆历史。7月11日至12日,广州理工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富川瑶族民间艺术现代产业学院工艺美术大师李冬梅,草木染非遗传承人李科带着2025年暑期专业技能培训班学员张文宝、古钰淇、程佳晴,沿着始建于秦汉的“明城古道”富川段,开展“走明城古道,观历史遗痕”瑶族历史学习专题活动。古道、古桥、摩崖石刻与瑶族村寨串珠成链,为学生们上了一堂“行走的非遗大课”。
7月11日,主要活动为实地考察古明城,了解古明城建成及发展历史。富川古明城位于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富阳镇,是广西保存较为完整的明代古城池之一。富川古明城是潇贺古道上保存较为完整的军事城镇,也是秦汉时期海陆丝绸之路重要的陆路和水路连接线,是古代中原连通岭南地区的交通要道,多元文化在此汇聚交融。其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具明清风格的政治文化、宗教祭祀的古建筑亦无所不全,其中最典型的有文武两庙和城隍庙等。富川古明城的历史文化价值体现在交通枢纽、军事防御、建筑艺术、民族交融及历史见证等多个维度,对于考察瑶族历史具有重要作用。
古明城城门
11日下午,学员们还走进了瑶族非遗体验馆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瑶族文化传承协会进行参观。看到了瑶族特有的女书文化,是瑶族女性在男权社会中主动创造的文化工具,成为瑶族女性记录生命史、表达情感、建立社交网络的重要载体;此外,学员们看到了用瑶族织锦和瑶族草木染做成的产品、瑶族服饰;其产品富含现代化及传统的特色。
瑶族非遗体验馆
7月12日,学员们走进了李庆福工作室。参观了瑶族文化相关的一系列作品——女书、瑶族织锦、用草木染做成的玩偶和布包。李科老师向学员们介绍:“这些正是非遗技艺的创新和产业化发展,未来会有很好的前景。”
瑶族非遗技艺产品
李科带领学员们在工作室中挑选了有关瑶族历史的书籍借阅学习,了解了瑶族这个民族的发展史以及相关民俗文化、节日文化、饮食文化及其内涵。学习瑶族千年迁徙与女书史诗,让身为新青年的学员们在南岭走廊读懂多元中国的韧性,从瑶族女性叙事中汲取自我认同、文化创新与生态智慧,于非遗活态里激活创造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勇担新时代文化传承使命。
女书及瑶族相关的历史书籍
本次暑期专业技能培训班不仅重视技能培训,也重视文化理论,因为文化理论是技能实践的根基。在工艺美术大师李冬梅、非遗传承人李科以及广州理工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富川瑶族民间艺术现代产业学院覃守达教授的带领下,暑期专业技能培训班培训活动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凸显其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
供稿人:程佳晴
广州理工学院 人文与教育学院 地址:7号综合楼419、424、427
电话:020-87478447 020-8747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