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由广州理工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和富川瑶丰手工艺品作坊联合打造的“瑶族民间艺术现代产业学院”暑期专业技能培训班,在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秀水写生基地正式开班。这一举措既是校企协同传承民族文化的具体实践,也为培养非遗传承与现代设计融合的应用型人才搭建了重要平台。广州理工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网新3班张文宝和网新4班古钰淇、程佳晴等三位同学有幸参加此次专业技能培训。
产业学院工艺美术大师李冬梅老师瑶族刺绣针法介绍
开班仪式上,产业学院工艺美术大师李冬梅、瑶族非遗传承人李科率先带领学员走进瑶族文化的世界——从精美绝伦的民族服饰、巧夺天工的瑶绣山水画,到古朴的草木染手作,一件件作品背后的悠久历史与匠心故事被娓娓道来。体验环节中,学员们围坐一起,亲手实践瑶族草药染色技艺。李科老师指导大家用棉绳绑住布料,在以纯天然草木为原料调制的染液中反复浸染,在布包上尝试挑染技法,在指尖的互动中直观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员的草木染(植物染)手工作品
仪式结尾,非遗传承人李科老师确定了接下来课程学习的内容、时间和地点安排,以学习草木染、瑶族刺绣、瑶族织锦、柿染为主,体验瑶族芦笙长鼓舞、瑶族蝴蝶歌、古明城旅游和历史文化为辅,为暑期技能培训奠定理论基础。
本次培训班依托广州理工学院的专业教学资源,联合富川当地非遗传承力量,开设了瑶族刺绣、织锦、长鼓舞、草木染、柿染等特色课程。不同于传统技艺传授,这些课程更注重“传承+创新”的融合,旨在让学员既掌握非遗技艺精髓,又能融入现代的设计思维,成为懂文化、会设计、能创新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作为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进展,此次暑期培训班的开班,不仅是“瑶族民间艺术现代产业学院”从规划走向实践的关键一步,更标志着民族文化传承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进入新阶段。未来,学院将持续以课程为桥、以实践为基,推动瑶族民间艺术在当代设计、文旅融合等领域的创新应用,让非遗技艺既守得住传统根脉,又接得上时代地气,为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可持续发展培育生力军。
供稿人:古钰淇
广州理工学院 人文与教育学院 地址:7号综合楼419、424、427
电话:020-87478447 020-8747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