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对日韩两国的影响,这一课题大,且为学术界长谈,但相当巧合的是,朴婷姬教授是我国朝鲜族同胞,又有日本留学经历,朴教授讲这一课题,便不仅从学术的角度剖析三个国家的文化渊源和现代交际,而且融入了自身的感性经验,把这一范围大、内容多、难度高的课题转为许多充满个体情感的生活片刻。谈及日本社会严格的垃圾分类,朴教授回忆着说到自己在日本留学时,留学生面对垃圾分类的窘态,“周一扔塑料,周二扔玻璃,周三扔其他瓶瓶罐罐,实在很难搞清楚,有时候忙起来也会忘了怎么分类······”。在讲演的期间,朴教授时不时用日语朗读,不仅展现了优秀的学科素养,更让人意识到,文化并非书本中僵化的知识,而是生动的现场,跨国际的文化,正集于一人之身走到观众们的面前。
讲座一开始,朴教授用几个问题和自己的经历引起大家的兴趣,待讲座内容逐渐展开,朴教授则以其渊博的学识带领学生们深入堂奥。本次讲座长达两小时,朴教授围绕主题展开了四个部分,单单日本文化一节,内容之丰富已经足够令在场的师生倾佩,不论是日本现代生活、宗教信仰、文化特征,还是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朴教授都有精彩的论述。作为一名教育学研究者,朴教授在论述时常常超越学科的视野。谈到日本物哀文学,她说“物哀是一种樱花飘散时的情绪”,论及日本的文化性格,她援引人类学的理论——“农耕文明中,水稻种植区的民族崇尚集团主义,小麦种植区崇尚个人主义 ”。在知识和精神文化的层面上,朴教授精彩绝伦的讲演都像风吹麦田般,拂过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让其不能不心神摇曳起来。
两个小时的讲座,仿佛刹那间就来到尾声,知识的洗礼总在时间悄悄然的流失当中完成。在对演讲主体——中国传统文化对日韩两国的影响——充分地论述过后,朴教授把演讲的视角转入了当下,她在更加广阔的时代背景下延伸这一课题。当今时代,中日韩三国在亚洲文化圈中应当更加紧密地联系,共建东亚文化圈,而这一跨国文化理想的实现,则有赖于场下的年轻学子。中日韩三国有深厚的文化渊源,“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朴教授的讲座将给青年学子们带来更多更深刻的思考,也将让人期望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
“仰观宇宙,俯拾桃李”,朴婷姬教授为22级中文班学生所作的题为“中国传统文化对日韩两国的影响”圆满结束。天地何其广阔,何处不成学问。桃李新植,更有赖园丁以学问精神、深厚知识浇灌,我们将期待下一场讲座,我院教授给青年学子们带来新的精神养料。
讲座现场一
撰稿人:周立波
广州理工学院 人文与教育学院 地址:7号综合楼419、424、427
电话:020-87478447 020-8747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