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院系热点

    思想史探幽:张银霏博士为我院学子作“先秦秦汉的圣人观”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8日 字体大小:

    3月27日下午,人文与教育学院惠州校区“广理大讲堂"如期而至,本次大讲堂由中文系的张银霏博士带来题为“先秦秦汉的圣人观”的专题讲座。文教学院广大学子踊跃参加,现场座无虚席。讲座由我院符书华老师主持。

    “圣人”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一个至为关键的概念。讲座中,张银霏博士引证丰富的古籍材料,对不同时代古籍文本中“圣人(聖人)”一词进行了严谨细致的考据,从甲骨卜辞的“聖”字出发,历经上古神话中的“圣王”故事,西周《尚书》《诗经》篇什对“圣”的解释,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诸子典籍各自对“圣人”概念的阐发,秦代石刻里呈现的“圣人”内涵,直到汉代陆贾、贾谊、董仲舒等人最终完成的富于“大一统”色彩的“圣人”观。张银霏博士以时间为经,文本为纬,呈现了殷商至秦汉近一千五百年历史脉络中,“圣人”概念不断被不同时代的思想文化所塑造和阐释,最终脱离“道”的形而上内涵、而与现世的帝王权力相结合的思想史历程。张银霏博士指出,对“圣人”观念的儒家化改造,最终使古代中国的“圣人”观走向现实化、工具化、神秘化的“功德参合”形态,深刻影响了往后二千余年的中国历代大一统政治秩序和儒家思想活动。张银霏博士的讲座引人入胜,获得现场同学们热烈掌声。    

    张银霏博士,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专门史研究所,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现为广州理工学院教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活动。

    讲座现场(一)

    讲座现场(二)

    撰稿人:符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