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下午,广理大讲堂在白云校区七号教学楼418教室成功举办了一场以“流寓与中国古代文学的乡愁”为主题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人文与教育学院主办,吸引了150余名学生参加,共同探讨了中国古代流寓文学中的乡愁情怀。
讲座由张学松教授主讲,他围绕乡愁这一流寓文学的永恒主题,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流寓者的生存困境、思乡情感、精神家园的构建以及身份认同等多方面的问题。张教授从流寓文学的范围出发,界定了乡愁的概念,并详细阐述了乡愁的由来和主要表现。他指出,漂泊与孤独是流寓者无法回避的生存现实,而思乡则是他们内心最为真挚的情感流露;流寓者在流寓地时日既久,会慢慢融入从而获得身份认同,生性达观者则把异乡做故乡,以为“此心安处是吾乡”。
在讲座中,张学松教授还通过“梦”与“诗”这一独特视角,揭示了流寓者如何通过做梦、作诗来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他引经据典,古今中外的名人名句不绝于耳,使讲座内容既具有深度又充满趣味。
讲座结束后,高树海教授对张教授的演讲进行了精彩的点评,简单回顾本次讲座的重要内容,并高度评价了讲座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鼓励师生们继续深入研究和探讨流寓文学这一领域。
此外,中文系的多位教师,包括刘金冬、张晓东、李琨、刘佳秋、张银霏、谢志强、昌中信、罗璐等也出席了本次讲座,并在讲座结束后,与张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本次讲座不仅加深了师生们对流寓文学和乡愁情怀的理解,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广理大讲堂将继续秉承学术性、前沿性的原则,为师生们带来更多精彩的学术盛宴。
讲座现场(一)
讲座现场(二)
广州理工学院 人文与教育学院 地址:7号综合楼419、424、427
电话:020-87478447 020-8747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