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院系热点

广州理工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岭南畲族民间艺术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暨大学生“三月三”民俗文化美育实践活动圆满举行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2日 字体大小:

春意盎然,山歌悠扬。为深化校地合作、推动民族民间艺术传承,2025年3月31日(农历三月初三),广州理工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师生代表赴惠东县嶂背畲族村,举行广州理工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岭南畲族民间艺术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并参与当地“三月三”民俗文化节系列活动,以艺术为桥,共绘民族团结与非遗传承的新画卷。

一、揭牌启新篇:校地共筑非遗传承平台  

下午三时,嶂背耀伟畲族小学内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情。人文与教育学院副院长陈南先教授、中文系覃守达教授、中文系系主任韩艳洁博士和教育系系主任黄静博士,与博罗县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县民宗局局长陈永忠、横河镇党委委员刘慧、嶂背村村支书蓝计香,嶂背耀伟畲族小学校长雷金球共同为实践教学基地揭牌。陈南先院长在致辞中表示:“畲族银饰、彩带、山歌是岭南文化的瑰宝。基地的成立不仅是学院‘根植岭南、服务地方’办学理念的实践,更将搭建起高校与民族地区文化互鉴、人才共育的桥梁。”据悉,该基地未来将定期组织师生开展畲族语言、歌舞、手工艺等田野调研与创新实践,助力畲族文化活态传承。

二、山歌传情:美育课堂邂逅民俗盛会

揭牌仪式后,师生们身着民族盛装,与畲族同胞共庆“三月三”。学院覃守达教授、《三月三》杂志原总编覃祥周先生及其爱人韦淑英女士所组成的壮韵组合,以一曲《三月三来共欢乐》献唱“三月三”民俗活动,清亮的歌声与悠扬的鼓声交织,传递“以歌会友”的淳朴情谊;随后覃守达教授携岭南民族民间艺术美育协会的七名同学,表演了《壮家敬酒歌》《刘三姐对歌》,引得现场村民击节相和。台下的畲族观众感慨:“大学生唱的山歌有新意,但骨子里的热情和我们年轻时一模一样!”

活动现场,师生还深度体验了畲族传统民俗:竹竿舞的节奏中跃动着青春的活力,乌米饭的清香里浸润着山野的馈赠。傍晚时分,百米长桌宴在文化广场铺开,师生与村民聚在一起,品尝着畲家三杯鸡、当啷糍等特色美食,佐以畲族甜茶,席间村支书蓝计香主持抽奖活动,长桌宴的氛围被推上高潮。

三、以文化人:让民间艺术滋养青春成长

参与活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表示:“以前只在课本里读到‘民族大团结’,今天亲手触摸银饰纹样、和畲族小朋友共舞,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人文与教育学院副院长陈南先教授指出:“民间艺术不是博物馆的标本,而是流淌在生活中的血脉。我们希望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成为文化的‘翻译者’与‘创生者’。”

未来,学院将以基地为支点,联动畲族村寨、地方文旅部门,开发“非遗+文创”“民俗+研学”等特色实践教学活动,打通“教学—研发—产业—就业”全链条,让民族民间艺术真正“活”在课堂、“火”在青春、“传”在当代。

广州理工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岭南畲族民间艺术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

壮韵组合在表演《三月三来共欢乐》

我校男生在对歌中